几度硝烟几度尘
热12已有 85882 次阅读 2021-10-10 23:24战争片的感想
中国国庆期间,上演了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长津湖。我已多年不看国产电影,更别说表现这个我背景很熟悉的战役了。当年我读书打工时曾经帮一个搞历史地理的教授把几千名志愿军战俘的出生地标注出来, 她试图把deserted的志愿军战士的文化程度和地域关联早出来。直白点就是想知道,是不是文化程度高的中国士兵更多开小差,而文化程度有地域差别。为此我曾侧重地读过这个朝鲜战争的几本中英文回忆录。记得其中有一本中文的书名叫《重围》还有一个好像是《痛定的苦诉》,都是和战俘有关的。
志愿军20军的一个逃兵的部分审讯记录, 1950年11月22日他就和另外两人脱队逃跑,26日向美军投降。志愿军突袭是在11月27日夜间开始的, 就是说在攻击发起前, 他就逃跑脱离战斗了
尤其是接触了一堆当年美军的审讯笔录(已解密)。说实话,我倒觉得这个教授的项目有点扯,因为我读过记录(有几千页)后觉得被俘和投降的原国民党兵视乎更爱开小差,至于是因为他们被国民党洗脑了,还是解放改编后思想改造没达标还是因为在解放军的队伍里感到被歧视了,就不容易从审讯记录上看出来了。而且这不是我的项目。 我只是说我熟悉这个战役的一类别样背景罢了,拒不剧透无所谓, 反正我不会去看这部打打杀杀的电影。
我只是从这部电影在国庆档获得满堂彩,名利双收,联想到如何表现战争认识战争的问题。我无意直言,更不想触碰长津湖战役这个当年被参战的某首长称为‘车破路差人熊’ 这个雷。特别是在目前中国‘每逢题材死几枚’的语境下,今年的几个热点事件都有一些公众号被吊打被绞死。不当评论这个产生新中国第一个特级战斗英雄的伟大战役, 分分钟就能被封号被数字消失掉。
作为‘反贼’ 我也就敢骂骂官老爷,这么好的题材,为什么捂着?!耽误我进步了都。因为这些年,只知道王成,邱少云,上甘岭呀,都是荡气回肠的战斗场景。长津湖这场仗我们(1950年的志愿军)不打,我们的后代就要打。B格拔高到难以仰视了。推出的太迟了。你以为宣传部门真的会向我检讨吗?不骂我你懂个P就算客气了。
言归正传,我今天说的是德国前些年拍的长片,《Generation war》,德语原名叫 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 我们的母亲, 我们的父亲。这个电在中国被翻译成《我们的父辈》, 然后好像中国自己也拍了一部《我们的父辈》, 呵呵,撞车了?其实没有, 应该说南辕北辙。
德国这部三集5个多小时的电视剧通过一条街上5个青年朋友在1941-1945年的经历,讲到是战争的苦难与特有的恶,人性的磨难。定性的话, 这是一部反战反思题材的影片。而不是横店战炫片,更不是 rage broth,三部曲。正如故事的主人之一, 弗莱德海姆 文特尔说的,战争,只会把人性中最恶的一面展现出来。作为连长的哥哥威廉在影片开始入侵苏联阶段不同意弟弟这个说法,并且被弟弟的抵触厌战,胆小书生气所烦恼。弗莱德海姆在战斗间隙驻地还有心看Demian这本书。这是本上个世纪20年代的著名小说,写的是一个在虚幻和现实中穿梭的男孩的故事。编导也算是用心良苦。
但战争很快地把弟弟塑造成一个优秀的战争机器。刚刚打到乌克兰时,他曾为党卫军冲锋队军官当他面击毙一个犹太小姑娘而躲在树林痛哭,到后来他自己用步枪当面补枪爆头一个被指认为游击队的小姑娘。 开枪后转身,用鄙视的目光剜了一眼胆小故意射偏的战友。战争使他能从质疑连长哥哥处决被俘的苏军政委违反战争公约,发育到出主意用逼迫俄国百姓走在前面为连队踩雷, 还辩解反正这是俄国人自己埋的雷。
当一个新兵问他,你怎么能活这么久?他回答道:别想那么多。枪一响你只希望倒下的是旁边的人而不是你。就这样活下来的。有新兵在入列时向他和老兵致敬自报姓名,老兵们说, 不必了,4周后你还活着, 我会问你叫什么名字的。
哥哥威廉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军人,服从,自律,勇敢, 幻想打一场有道德的战争,但上级告诉他,这不是普通的战争,而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 他辩解,杀俘虏和平民(犹太人)不是战争,上尉告诫他这是新型的战争。是以元首名义发动的的战争, 他质疑,那要是输了呢?元首和上帝都救不了德国。上尉说那我们就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输。在威廉眼里,出发时的德军是世界的拯救者逐渐演变成杀人的凶手,再到被屠杀的畜生。这就是战争。
苏联反击,绞肉机一样的红军坦克攻势把他的连队全部歼灭。他躲在被炸毁的车辆里幸免而后脱队逃跑。在一个木屋被德军士兵发现,被军法法庭判处死刑。此时,他以非常平静,觉得早一天晚一天没区别。战争已经失败,剩下的只有死亡和欺骗,二择一了。(后被赦免,因为此时士兵太宝贵了)。
而英勇的弟弟弗莱德海姆因伤退役,哥哥失踪这一仗,他换了军服伪装成苏军逃脱,被德国自己士兵点射心脏,军医看过一眼后放弃救治,被5个好友中的护士夏洛特认出,苦求军医得以救活。弗莱德海姆退役给终日祈祷的妈妈一个惊喜。电影在这场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父子对话:儿子说,让你失望了,子弹离心脏1cm。电影一开始,父亲对即将出征的两个儿子说,没有什么比德国的未来更重要了。我希望你们成为点什么(牺牲)。
弗莱德海姆在酒馆被几个16岁的孩子奚落,他挂一身军功章德国还输成这样?你们这些都是些废物点心,明年看我的(1945年2月以前,17岁才能参军)。 冬末,德国大势已去。人人都想的是如何拖延,活到战争结束。只有弗莱德海姆, 他被中学生的话刺激决定逆行归队。面对倔强的小儿子,妈妈忍不住哭泣,最后嘶力竭的喊道:‘不要走’,儿子摔门而去踏上不归路。
影片太长了,5个主角的故事基本均等穿插。多重角度展现的德国在Heil Hitler 的姿势下,从令世界羡慕但也不安的繁荣中走向废墟瓦砾场的过程中,不同背景的平民是如何经历的。九死一生的犹太人维克多在返回柏林申请工作时,赫然发现招聘的人就是把他绑架的党卫军中校。而这个在战时掌握普通德国人人生死的纳粹却淡定地说,我还帮过你给你办过假护照呢。事实是他为了霸占了维克多的女友格雷塔,真的给维克特办了护照,但又设圈套在街上抓捕了维克多送上开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 被蒙在鼓里的格雷塔还以为情人已经到纽约了呢。
当然美丽性感歌声动人的格雷塔也愿意成为中校的情妇,她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女歌星,而中校能帮助她实现这个愿望(最终中校为了声誉,把格雷塔关押处决)。
单纯的夏洛特早早申请当了德国红十字会的志愿护士,到了前线医院。从不同的侧面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她深爱着威廉却不敢主动表达。误信威廉已死而和军医睡在一起,再次见到威廉时唯有痛哭咒骂。她曾兴奋地认为是为德国士兵服务而来前线代表德国女性形象,后来竟然帮助士兵故意把伤口感染以避免再上前线,为此被一起来的同事护士举报。最后撤退时被苏军强奸。
影片一开始时约定圣诞节一定再聚会的5个好友,四年后只剩3人如约而至,然而, 除了拥抱,已经不知从何谈起。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这场仗主要损失都是冻伤和集结点被炮击负伤的。9兵团有在辽东集训(爬山)3星期,真是一点都没有时间换装吗?宋时轮回国就去当步校校长去了,谁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