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話佛93章 - 洪丕謨 - 晨鍾暮鼓發深省 (65)

2已有 7482 次阅读  2017-04-04 08:25   标签洪丕謨精品集  話佛93章 
 
          洪丕謨精品集:話佛93章 
 
              晨鍾暮鼓發深省
 
 
续 ...
 
钱君匋师于1953年冬, 刻有一方 “钟声送尽流光”的朱文巨印。 印章四周刻满了密密麻麻的隶书跋语:“余幼居屠田夕照寺西, 昕夕必闻寺钟。 及长, 客杭之吴山, 山寺钟声, 或透晓雾而荡漾枕衾, 或随暮霭而飘堕几席。 期年, 徙沪之澄衷中学, 讲舍之侧, 有层楼巨钟, 憩迹其中, 至移十霜, 报时之音, 晨昏不息。
 
 
 一九三七年秋, 日寇侵沪, 仓皇离校, 奔流湘鄂等地, 不复再闻钟声。 翌年还沪, 寓海宁路, 每值南风, 江海关巨钟犹可隐约而闻。 溯自幼而少, 而壮, 钟声送尽流光, 回首一事无成。 今老矣, 初明成事之途, 唯与工农结合。 壁间小钟滴答, 促余践之。 余决尽余年以赴。​​”


  寺庙钟声在送尽流光之中, 警人昏惰, 发人深省, 催人奋进。 昔年杜甫的 《游龙门奉先寺诗》就说:“欲觉闻晨钟, 令人发深省。”

 
 
然而, 钟声对于寺僧勤奋梵学, 勇猛精进, 确又意味深长。  《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 明确指出: “大钟, 丛林号令资招也。 晓击则破长夜, 警睡眠;  暮击则觉昏衢, 疏冥昧。”  且不管寺钟还有超度地狱幽冥众生的教义, 可是警起睡魔, 策励功课, 毕竟值得世人从中获得教益。 当年徐志摩游天目山时, 于清晨醒来听到钟声, 不禁大为惊叹:“多奇异的力量, 多奥妙的启示: 包容一切冲突性的现象, 扩大霎那间的视阈。 这单纯的音响, 于我是一种智灵的洗净。”  ( 《天目山中笔记》) 愿我同胞, 从此在智灵的洗净中, 百尺竿头, 日有所进, 利国利家。


  有趣的是, 寺院打钟108声, 还有破除人间108种烦恼的效应。 龚自珍 《己亥杂诗》说: “一十三度溪花红, 一百八下西溪钟。”  现在,日本友人除夕那天, 往往不远千里, 赶来姑苏寒山寺听夜半钟声。 近年来, 上海龙华寺除夕, 也有很多国内外游客聚集那里, 共同度过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当然这是余话。
 
 
 
和寺钟对应, 庙里还有一种法鼓。 我们且看《 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对法鼓作用的介绍: “上堂时, 三通。 先轻敲鼓磉三下, 然后重手徐徐击之, 使其紧慢相参, 轻重相应, 音声和畅, 起复连环, 隐隐轰轰, 如春雷之振蛰。”


  “晨钟暮鼓”, 原为寺庙早撞钟、 暮击鼓以报时的一种日常做法。 宋代大儒欧阳修的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充归南康》诗有道: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 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  南宋诗人陆游的 《短歌行》也说: “百年鼎鼎世共悲, 晨钟暮鼓无休时。”  后来,“晨钟暮鼓” 成语的深意, 到底还是偏向了流光易逝, 激励世人及时警策, 催人奋起的一面。
 
 
 
抛弃时间的人, 时间也抛弃他。 由此, 我想到了朱自清《 匆匆》中那段富有哲理和诗意的话:


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 伸出手遮挽时, 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 我躺在床上, 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 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