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鲁迅故居重游记(上)

8已有 5710 次阅读  2014-07-04 16:10   标签鲁迅故居  style 

上次我去绍兴参观鲁迅纪念馆还是二十多年前。隔了廿载光阴,我变了,绍兴变了,鲁迅故居景区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坐动车到达新建的绍兴北站是上午十点半,又坐新近开通的高速公交BRT一号线进城。二、三十公里路一般四十分钟就能到,但因修路有点堵,花了一小时。好在鲁迅故里景区就在绍兴主干道延安路和鲁迅路交界处,下车后步行不到四百米就到了。远远瞧见灰色花岗岩上“鲁迅故里”几个黑色行书大字,看起来象鲁迅的手迹,下面是较小的“Lu Xun Native Place”的对照英文翻译,还有黑线描画的江南民居。右侧几开门面的是游客中心,门外的电子显示屏鼓励大家“凭二代身份证免费领票游览”。

 


鲁迅纪念馆于1953年成立,故居于1988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以来,绍兴市政府规划、投资,在原有的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基础上增添了周氏祖居、咸亨酒店、土谷祠、长庆寺、恒济当等与鲁迅的生平和创作相关的景点。现在,参观整个景区凭有效证件能领取免费门票,真正起到了博物馆的文化教育作用。鲁迅故居景区扩建完工以来,管理制度也与时俱进。不但环境整洁,每个景点门口还都用电子显示屏展示人流数字,科学又规范。

 

穿过游客中心,游客首先进入修复后的鲁迅祖居“老台门”。这座祖屋是周家七世祖周绍鹏在清朝乾隆年间购买、改建的,坐北朝南,一共四进。东西两侧有称的侧厢、楼房,房与屋之都有廊屋通,以避日晒雨淋。天井里还点缀有假山、石池等小景。老宅粉墙黛瓦,布局工整大气,是江南世家大族的气象。

 

四进房屋第一进为“台门斗”,仪门上曾悬挂蓝底金字的“翰林”匾额,标志鲁迅祖父周福清在清同治年间被擢升为翰林院庶吉士的荣耀。第二进是举行重大节庆和宴客活动的德寿堂,俗称“大堂前”。绍兴人称客厅为“堂前”,大堂前就是大客厅。旁柱子上有一副底黑字的楹联:节详明,德性定;事理通,心气和平”,曾出现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第三进“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先、处理丧事的所在。第四进“座楼”才是家人日常起居生活的地方,又分书房、绣房、沐浴房、闺房、厨房、藏书室、仓库等,甚至还有个“典库”。这是因为老台门代表周家最富裕的时期,他们除了三千多亩田地,还开设了好几家典当行。

 



鲁迅出生和早年生活的地方则在“新台门”。周氏因为人口繁衍,清嘉庆年间在祖居附近另买宅子,分出六房入住。原本一共六进,大小房间八十多间,加上百草园,占地四千多平方米,规模、结构和老台门相似。鲁迅的故居在新台门西侧。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时光,直至1899年去南京求学。1910年至1912年,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在绍兴任教时也住这里。1912年至1919年,他还曾回乡小住

 

故居原。现在前面一进已非旧貌,后面一进是层的楼房。现存的两扇黑漆石库台门是当年鲁迅家出入的边门。进门是天井,原本种了两棵金桂,所以叫“桂花明堂”,就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提到的、夏日乘凉时祖母给他讲故事的地方。过了天井到达鲁迅的卧室兼书房,听说屋里陈设的铁梨木床还是鲁迅睡过的原物。头楼下的“小堂前”(小客厅),是吃、会客之,后半迅母亲鲁瑞的卧室。西头楼下前半迅继祖母蒋氏的室。楼上东头原是鲁迅前妻朱安的卧室,不对外开放。

 


穿过故居西面的长弄堂,就到了厨房。这里有过去大人家用的三眼大,八仙桌,碗橱和其他炊具。墙上悬挂一只很大的竹菜罩,听说是当年周家的忙月短工章福做的原物。他的儿子章运水就是鲁迅在《故乡》中描写过的“紫色的圆脸戴一小毡帽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的土的原型 。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