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桐桥倚棹录》之美食今昔(上)

4已有 1607 次阅读  2021-03-18 11:20

虎丘是苏州的名胜古迹,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葬在这里,至今还有剑池、斜塔为证。晋末又有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立石为徒说法,据说舌灿莲花,顽石点头。至于在苏州做过官的韦苏州(唐朝苏州刺史韦应物)、白苏州(唐朝苏州刺史白居易)、刘禹锡(唐朝苏州刺史)、王禹偁(长洲县令),或是苏州本地名人陆龟蒙、文徵明、唐伯虎,有关的古迹传说更是连篇累牍,举不胜举。山塘河是唐代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时开凿的,西起虎丘,东至阊门,可以直通京杭大运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故谓七里山塘到虎丘,山塘街自古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 。

 

余生也晚,没赶上当年文才风流、市面繁华的盛况,最近偶尔翻到一本道光年间(1842年)清人顾禄(铁卿)的《桐桥倚棹录》,总算弥补了一点遗憾。桐桥在虎丘,跨桐溪,一名胜安。作者引用唐代李嘉祐春风椅棹阖闾”的诗句为题,当然是要谈古称“阖闾”的姑苏,尤其是“七里山塘到虎丘”的胜迹。我看的这个本子根据顾颉刚的藏本校订、1979由上海古籍出版,书后还附有顾颉刚、俞平伯、谢国桢、吴世昌诸人的题记。薄薄一本小书,内容却相当丰富。作者分十二卷记述了虎丘的山水、名胜、寺院、祠宇、冢墓、坊表、义局(收容孤、贫、残、老的慈善机构)、会馆、第宅、堤塘、溪桥之外,更是对前人从未涉及的手工作坊、酒楼饭馆、园圃游船做了浓墨重彩的描述。当年苏州人的物质生活、休闲娱乐和人情风俗无一不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谈苏州,谈虎丘,谈山塘,当然不能不说美食。清代苏州士绅有穷烹饪的嗜好和名声。顾禄写到位于斟酌桥旁的三山馆和创立于引善桥旁的山景园酒楼都修筑在虎丘山下,址连塔影,“门停画舫,屋近名园”,生意好得不得了。不光是附近居民的婚丧嫁娶多在此地办理,苏州城内和其他地方也客如云来。三山馆所卖的满汉大菜及汤炒小吃多达149种,举凡山珍海味,煮炒烹炖,荤素红白,应有尽有。其点心多达26种。菜有八盆四菜、四大八小、五菜、四荤八拆,以及五簋、六菜、八菜、十六碗之别盆碟则十二、十六之分,统谓之围仙,言其围于八仙桌上。一家酒楼的菜单这么长,名堂这么多,难怪顾禄引用沈朝初《忆江南》词云:苏州好,酒肆半朱楼,迟日芳樽开槛畔,月明灯火照街头,雅坐列珍羞。

 

为美食增色的不光是水光山色,还有当地别具一格的交通工具:舟船。顾禄写道:白居易开掘山塘河之后,不仅是苏州的水陆交通大为便利,民众的休闲娱乐也提高了一个档次。宽敞精致的“沙飞船”,因扬郡沙氏变造得名,专为苏州人和外来商人提供宴饮服务。大的可容三席,小的可容两席,船家设有厨房,凭客点菜。苏州每年四月开始“试灯”到秋天“木樨市”“落灯”的灯船,则除了赛灯以外,主要也是提供一个游乐吃喝的场所。

 

作者的这一段描写十分动人:“良辰令节,狎侣招游,谓之下虎丘。必先小泊东溪。日晡,与诸色游船齐放中流,篙橹相应,回环水中,俗呼‘水辔头’。少选,红灯一道,联尾出斟酌桥,迤逦至野芳浜,亦必盘旋数匝,谓之‘打招’,与月辉波光相激射。传餐有声,赌爵无算,茉莉珠兰,浓香入鼻,能令观者醉心……予时驾小艇,尽灭灯火,往来其间,或匿身高阁与树林深处,远而望之,不啻近斗、牛而观列宿也”。 这一幕不光描摹了赛灯、划艇、酒令、餐饮等各种休闲游戏的汇总,简直就是“你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的在船上看你”了。

 

这样生色犬马、风情万种的苏州,连出家人都仿佛陶醉于十丈软红之中。顾禄说苏州虎丘仰苏楼和静月轩的花露“多释氏制卖,驰名四远。”这些以锡瓶装的饮露分门别类,对症而饮,多达四十余种,口味包括茉莉、木樨、海棠、木香等等。先不论药效如何,开瓶芳冽,入口甜美,和尚莫不是欲以供养色香世界参悟空寂么?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