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大纛风云(回顾之二)

5已有 547 次阅读  2023-10-01 16:08

纛,音“稻”,意为军队中的大旗。去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苏浙运动场跑步,偶然经过一个金属大旗杆,旁有石碑说明,称“大纛坪”。我对鼓楼校区并不陌生。我校与南大的交流关系始建于三十多年前,我曾因公务多次往返,出入校园。2007年秋学术休假时还在北京路上霍普金斯大学和南大联合建立的中美中心住过一学期。不过之前没注意过这个旗杆,也没见过说明。

 

原来,旗杆是南大前身之一金陵大学的遗物,原址在大礼堂南侧的草坪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校园改造搬迁至此,如今是“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再一查,这是金大农业工程系教授、留美海归建筑师齐兆昌设计的。1934年,抗日风云乍起,日本大使馆在与金大比邻的鼓楼百步坡竖起一个与当时南京的标志性建筑、金大北大楼等高的旗杆。每天早晨,日本国旗一升就超过了北大楼的高度,成为南京最高点了。爱国校友愤而募捐,委托齐兆昌设计、督造一个新旗杆。建成后,这个旗杆入土5米,地上部分由28节钢管套接而成,高40米,超过日本使馆旗杆3米有余,外观和质量也更胜一筹。今天南大能在校园里通过标识凸显历史,教育后人,很有意义。

 

193712月南京沦陷,日军施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期间,金大曾是国际安全区的一部分。齐兆昌担任校园难民收容所所长,带领教授、员工保护了数万中国平民。“大纛”曾见证这段血泪史。在齐先生病逝三十年后的1985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落成开放,设计者正是他的儿子,中国工学院院士、建筑大师齐康。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