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 出英才
热3已有 5427 次阅读 2020-01-23 22:59三坊七巷出英才 | ||
而我一直很好奇的是为什么弹丸之地的三坊七巷能走出这么多杰出的英才?郁达夫曾经写道:“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像林文忠公的林氏、刘氏、郑氏,沈葆桢家沈氏,都住在这里,两旁进士之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大约也是风水好的缘故。”在科举年代,进士该算是最高学历了吧。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中国近代造船、海军重要奠基人沈葆桢,末代皇帝溥仪之师陈宝琛都是进士出身。沈葆桢称林则徐为舅舅,后又成为林则徐女婿,沈葆桢的长孙女嫁给了乡试举人第一名的林旭,但林旭两次进京都没有考中进士。严复的科举仕途就更不得志,他船政学堂毕业后,就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梁启超说:“严氏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严复一心求取功名但科举却是屡战屡败,4次科考连举人都没考上。好在严复没学范进,以《天演论》等一系列译著唤起国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后来还当任京师大学堂就是北大的第一任校长,学问一流,唯独考取功名上总是名落孙山。
另有一位无意获取功名的林觉民把那个世道看得比较透,据说在考卷上仅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7个大字,就离开考场。林觉民后来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先生的“中国同盟会”,参加广州起义从容就义,年仅24岁,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的《与妻书》催人泪下,不知感动了多少人,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出于陈宝琛家族,而林觉民的堂兄林长民及其女儿、大才女林徽因更是广为人知。林觉民就义后,其父亲为逃避清兵的追杀卖掉杨桥巷主宅带领全家躲到福州远郊,买家谢姓举人,其孙女那时11岁也到此居住,她就是后来的著名作家谢冰心。
我以为科举功名并非成就三坊七巷英才辈出的主要原因,我更相信福州所拥有的海洋文化的基因,当年大概起到更大的作用,因为他们比其他的儒家学者先睁眼看到了世界。时局动荡的清末和民国,让三坊七巷的读书人虎啸风生,也把他们推到历史的风口浪尖,涌现出时代风云人物。或许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年在三坊七巷放眼世界的氛围,“开风气之先,谋天下永福”的情怀成就了三坊七巷的一群读书人。上世纪20年代以后,代表中国文化精粹的三坊七巷开始凋残衰落。我在“文革”过后居住时的三坊七巷早已物是人非,已非精英族群社区,当年的大宅深院,多半成了众多市民的大杂院。
我在移居美国后住在马里兰州,距离首都华盛顿不太远,有福州亲朋好友来华盛顿游玩时,总会特别介绍白宫前国家广场上越战纪念碑的设计者林璎,她是林徽因同父异母弟弟到美国后所生的女儿,不过总算与三坊七巷有些血脉亲缘。当年林璎仅21岁,还是耶鲁大学读大三的学生,杰出的设计便超过了她的指导教授和众多建筑界知名大师。50岁林璎荣获美国艺术家的最高荣誉“美国国家艺术勋章”,57岁荣获“总统自由勋章”,奥巴马总统两次亲自为她授勋。
我每次回福州,还是喜欢在三坊七巷闲逛,大杂院内的住户早被清空都迁往福州各处,老宅也修复得焕然一新,老商号又聚集到游客川流不息的南后街。三坊七巷如何改造,曾因政府、开发商、住户和文化知识界保护团体之间的激烈争执相持不下,举步为艰,难以推进,福州城的风水宝地象残灯末庙破旧不堪。如今总算是建筑学层次上的修缮,改建工程大局已定,只是我以为留下一个更大课题是人文复兴,精英要如何繁衍生息才能再造福州的辉煌。
陈旭(旅美)2020年01月23日福建侨报 |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