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虚云老和尚十难四十八奇 - 第六讲 - 饱经磨难后禅七开示 - 不要头上安头 (二十二)

4已有 12180 次阅读  2013-04-17 08:53   标签虚云老和尚 

虚云老和尚十难四十八奇

 

居士讲述

 

续 ...

 

第六讲 虚云老和尚饱经磨难后禅七开示

 

民国四十一年冬,老和尚在上海市主建水陆道坛,圆满后缁素人士,以胜会难逢,坚留老和尚继续在沪举行禅七;老和尚慈悲法施,允满众愿;于是订定四十二年(一百十四岁)正月初九在玉佛寺起七,至十五日圆满;后来大家还以法味没有饱饫,又要求继续一禅七;由正月十六日起至二十三日解七。在这半个月中老和尚每天都有法语开示,现在把那些开示一篇一篇地加以讲述。为的是不变原意,还是用老和尚的口气向大家开示。

 

一、不要头上安头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很慈悲,各位班首师傅的办道心切,加以各位大居士慕道情殷,发心来打静七,要虚云主七,这也可说是一种殊胜因缘;可是我年来患病,不能多讲;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显说密说,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我今纵能讲几句,也不过拾佛祖几句剩话而已。至于宗门下一法,乃世尊最末一次升座,手拈大梵天王所献的金坛木花示众,那时在座下的人天大众,没有人懂得这是什么意思,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就对迦叶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咐嘱于汝。’这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下承当的无上法门;后世的人笼统称之为‘禅’;须知大般若经中所举出的‘禅’,计有二十多种,都不是究竟;只这宗门下的‘禅’,是不立阶级,直下承当,见性成佛的无上‘禅’。

 

有什么打七不打七呢,不过因为众生的根器日钝,妄念多端,所以历代祖师用了许多方便法门加以摄受。在唐宋时代,禅风偏天下,现在衰微到了极点,只有金山,高旻,宝光等处,尚有宗门家风,但也不过撑持门面而已;所以现在宗门下的人材甚少;就是打七,大都名不符实。从前七祖青原行思问六祖说:‘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答:‘汝曾作什么来?’思说:‘圣谛亦不为。’祖问:‘落何阶级?’思答:‘圣谛且不为,何阶级之有。’六祖对行思的话,非常器重。如今你我根器劣弱,诸大祖师不得不假方便,教参一句话头。宋朝以后,念佛的人很多,诸大祖师乃教参‘念佛是谁?’一直到现在,各处用功的人都照这一法参究:可是许多人还是不得明白,把这句‘念佛是谁’的话头放在吧里,不断的念来念去,成了一个念话头,不是参话头了。‘参’字的意义是参看,所以凡是禅堂上都贴著「照顾话头’四个字。‘照’字的意义是反照,‘顾’字意义是顾盼,就是反照自性的意思。

 

我们的心一向是向外驰求的,要它回转过来反照,才叫做看话头。‘念佛是谁’是一句话,这句话在没有说的时候,叫做话头,既然说出就成话尾了。我们参话头,就是要参这‘谁’字,譬如我在这里念佛,忽有人问我:‘虚云:念佛的是‘谁’啊?’我答:‘念佛是我呀!’那人再追问:‘念佛是你,你还是口念,还是心念呢?假若是口念,你睡著时为什么不念?假若是心念,你死了为什么不念?’我们就是对这一问有疑,要在这疑的地方去追究它,看这话究竟由那里而来,是甚么样子,微微细细地去反照,去审察,这也就是反闻自性的工夫。

 

在行香的时候,颈要靠著衣领,脚步紧跟著前面的人走,心里平平静静,不可左顾右盼,一心照顾话头。在坐香的时候,脑部不要太挺,气不要上提,也不要下压,随其自然;把六根门头收摄起来,万念放下,单单的照顾话头,不要忘了话头;不要粗,粗了就会浮躁,不能落堂;也不要细,细了就会昏沉,堕入空亡;一粗一细都得不到受用。如果话头照顾得好:工夫自然容易纯热,习气也自然歇下。初用功的人,这句话头是不容易照顾得好的,但是不必害怕,更不可想开悟,或求智慧等念头。

 

须知打七为的是要开悟,为的是求智慧,如果.你再另外用一个心去求那些,这就叫做头上安头了。假如初用功时,话头提不起,千万不要著急,只要万念情空,绵绵密密地照顾著,妄想来时由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止息;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想来了,我总以觉照力钉著这句话头,话头如果失了,马上就提起来。初次坐香好似打妄想,等到时光久了,话头会得力起来。这时侯,你一枝香可以将话头一提,就不会走失,那就有把握了。上面说的都是空话,还是好好用功吧!

 

待续 ... 

来源: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113.htm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