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文理教育的工作前景

7已有 3242 次阅读  2017-12-07 16:48

2008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衰退后,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大学里读个“实用”专业,以便将来找到养家糊口的好工作。工程、电脑、经济各科十分吃香。至于文科专业,迷思是这种毕业生将来找不到饭碗,根本没法生存。美国教育专家George Anders在新著《无所不能》(You Can Do Anything)中却挑战了以上“传统智慧”。

 

他先用大数据说话。2012年以来,美国新增了至少六十二万六千个待遇优厚的新工作,如数码销售,图像设计,基因顾问等。史无前例的“融洽产业”(rapport sector)或“同情经济”(empathy economy)越来越兴旺。这类工作要求从业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理解客户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美国提倡博雅教育的文理大学在培养这种人才方面得天独厚。接受全科教育,允文允“理”,平日注重提高能力与情商的文理大学毕业生比理工毕业生更能胜任新工作。文理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不一定高,但十年后报酬就远超其他院校同等学历的毕业生了。

 

作者认为学生、家长、政府过分强调短期效果,忽视了文理教育的长期优势。文理教育强调的“批判性思维”在工作中表现为五种能力:勇于探索;善于分析、总结;擅长决断;会鉴貌辨色;沟通、说服能力强。如,某数据公司只要十四名分析师就能做出全国餐馆营销大数据。但成功推销这个产品却要靠一百多位公关经理走遍全国,说服坏脾气的大厨。而且,这些“推销员”无一不是文科出身。

 

包括我校在内的很多大学已认识到文理教育的价值,通过文科系与就业办公室合作,切实为学生毕业后的前途做准备。

 

分享 举报